新聞中心 /News
愛游戲ayx開設馬術課程將弦子融入課間鍛煉中……“一校一品”甘孜特色教育進校園
愛游戲ayx開設馬術課程將弦子融入課間鍛煉中……“一校一品”甘孜特色教育進校園千年非遺“舞動”校園、“傳騎”馬術納入課程、“足球卓瑪”綠茵競技……近日,在一系列網(wǎng)絡直播活動上,不少高原特色課程亮相,引發(fā)網(wǎng)民紛紛點贊。
為大力發(fā)展教育信息化、集中資金辦好現(xiàn)代化教育,近年來,四川省甘孜州教育體育系統(tǒng)積極謀劃開設各類高原特色課程,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興辦民族特色教育。如何打造學生喜歡的活動課程,并將傳統(tǒng)民族文化發(fā)揚光大、傳承創(chuàng)新?近日,記者走進甘孜各地校園進行探訪。
“三步一撩、一步一靠,弦歌悠揚、弦舞曼妙。”11月14日上午11時,正值大課間,巴塘縣人民小學全校1500余名學生齊跳巴塘弦子。“課間操只有13分鐘,弦子可跳不夠呀!”隨著弦歌接近尾聲,四年級一班的學生格絨尼瑪戀戀不舍地停下舞步。
從事弦子舞教學十余載的音樂教師格松次乃介紹,巴塘弦子舞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格松次乃認為,非遺要和人們日常生活鏈接,才具有生命力,而進校入園是極其有益的嘗試。“我有責任將這種老少皆宜的藏民族歌舞藝術延續(xù)下去。而科學編排的弦子課間操只是特色教育進校園的第一步。”
甘孜州歷史文化資源豐富,世界級和國家級非遺項目數(shù)量均居全省第一,而這些鄉(xiāng)土文化資源,為中小學校體育、美育、德育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為實施素質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礎。如今,在甘孜州各地,不少中小學校加入非遺民俗元素、自編趣味課間操。
巴塘縣中學將巴塘弦子舞與體育鍛煉融合,對體育教學進行再創(chuàng)新、再創(chuàng)作,讓特色課間操舞出“最炫民族風”;雅江縣呷拉鎮(zhèn)初級中學每天大課間,數(shù)百名學生踢腿、轉身、向前、退后,舞動著肢體,齊跳著當?shù)孛耖g傳統(tǒng)的鍋莊“竹卓瑪”。“2017年建校起,我校就將傳統(tǒng)文化、民俗歌舞等元素融入課間鍛煉,并不時開展‘非遺進校園’系列主題活動。”該校副校長甲措介紹,該校還開設藏漢文書法、球類、象棋等課后興趣班,學生可自主選擇;圖書館、親情聊天室、文化教育館、國防教育館等也能滿足學生們個性化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希望通過系統(tǒng)學習馬術知識和積累跑馬實戰(zhàn)經(jīng)驗,參加一些專業(yè)的馬術競賽。”11月16日下午,理塘縣青少年馬術文化教育基地“八一”場,上完馬術課,該縣第四完全小學六年級二班學生志瑪它不忘與同學們分享騎馬小心得。
“馬術之鄉(xiāng)”理塘縣歷來有的傳統(tǒng)。每年藏歷六月,該縣22個鄉(xiāng)(鎮(zhèn))都會舉行盛事。理塘縣教育和體育局體衛(wèi)藝股負責人仁真多吉介紹,近年來,該縣將發(fā)展馬術運動納入加快發(fā)展健身休閑文旅產業(yè)計劃,并于去年啟動“青少年上馬背”特色體育課程。目前,馬術課程已覆蓋該縣6所學校、86個班級,至少7000余人次參與教習。
“三季騎馬、四季踢球”。近年來,甘孜州努力探索拓展民族特色教育、不斷升級改造體育設施,讓特色化、多元化、個性化的“一校一品”辦學模式在甘孜高原遍地開花。培養(yǎng)學生一項體育特長愛游戲ayx、養(yǎng)成運動習慣,成為甘孜州很多中小學校的共識。
在平均海拔4100多米的色達縣,活躍著一支平均年齡9歲的女子足球隊。作為甘孜州首支系統(tǒng)受訓的小學女子足球隊隊員,她們多次走出金馬草原,在州內外多場公益賽上一展“足球卓瑪”的颯爽英姿。如今,這支足球隊隊員由最初的十余人壯大為現(xiàn)在的百余人。
去年4月,色達縣九年一貫制學校以“陽光體育運動”為抓手,積極促進體育與德育、紅色文化銜接融合,以足球運動為學校體育運動主導項目,組建“紅星女子足球隊”,形成具有融通性的學校特色體育教學體系。
如今,在甘孜,特色浸潤融入校本課程體系,獨具特色的“一校一品”文化、德智體美勞相融合的開放式特色教育模式已漸漸落地高原校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網(wǎng)”或“中國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趙州橋為什么屹立千年不倒?是因為每塊石材都堅固耐久。同樣,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求我們每一名黨員必須具有優(yōu)良品質,歷經(jīng)磨難不變質。”[詳細]
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度藝術人才培養(yǎng)資助項目《中國電影特效美術人才培養(yǎng)》15日在上海開班,經(jīng)過嚴格遴選,共有來自全國的25名相關專業(yè)骨干學員入選培訓計劃,他們將接受122天的培訓,集中授課時間為42天。[詳細]
12日至13日,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九次學術年會暨第五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術會議在北京舉辦。本次會議主題為“強師·提質:賦能高質量育人”。[詳細]
E-mail: xi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001